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种类 >> 陶渊明的理想,绝不仅有归隐田园
豪放而悲壮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和刑天都是以弱对强、以小博大的悲情英雄,他们生前无所畏惧,死后也从不后悔。愿望虽不能实现,但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风貌一直激励后人!
其实没有必要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叹息或质疑,对于怀抱理想和坚持理想的人来说,理想从不会真正到达,而是会一直在前方闪耀,并照亮每段生命的历程!
世俗且深情
《与子俨等疏》是陶渊明的一封家信。
陶渊明五十三岁时,当时他所患痁疾曾一度加剧。重病中他自恐来日无多,便怀着生死由命的达观态度,给几个儿子留下了这封带有遗嘱性质的家信。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在信中用平易浅显的语言扼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述说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还告诫儿子们要互相友爱,期望儿子们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准则生活下去。
全信款款而谈,语重心长,尤能体现诗人的一生志趣及满腔深厚的舔犊之情。
往期链接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一位隐士父亲的遗嘱
尺牍之间
主播:依晨
文案:一苇杭之
制作:野马耕牛
进入店铺在里查看——古代书信专辑
iPhone用户不支持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