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9徐有功秉

发布时间:2022/5/6 15:42:21   
北京手足癣中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小学学习中,关键点就是积累足够多的基础知识,为今后更高级的学习奠定基础。今天小学基础知识库就为大家分享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9:《徐有功秉公执法》!希望对老师教学和孩子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转发、分享、收藏哦~

往期回顾

弟子规(全)音频+视频+注释+图文精美版

三字经(全)音频+注音+注释+图文精美版

《千字文》音频欣赏

《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增广贤文》(朗诵视频+译文完整版)

《幼学琼林》(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朱子治家格言》(朗诵视频+注音+译文完整版)

《笠翁对韵》(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经典动画《论语》合集

《论语》音频视频合集

《大学》合集《中庸》音频合集/视频《孟子》音频合集《诗经》合集唐诗首合集(中小学必读)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杨氏之子》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学弈》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陈元方候袁》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叶公好龙》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揠苗助长》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6:《孟母三迁》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7:《一毛不拔》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8:《愚人食盐》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9:《刻舟求剑》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0:《伯牙绝弦》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1:《文侯与虞人期猎》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2:《画蛇添足》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3:《掩耳盗铃》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4:《精卫填海》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5:《世无良猫》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6:《郑人买履》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7:《读书有三到》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8:《晏子使楚》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19:《富人之子》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0:《北人食菱》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1:《滥竽充数》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2:《人有亡斧者》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3:《父善游》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4:《晏子谏杀烛邹》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5:《磨杵成针》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6:《邴原泣学》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7:《三人成虎》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8:《截竿入城》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29:《吴起守信》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0:《荀巨伯探友》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1:《朝三暮四》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2:《曾子杀彘》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3:《师旷撞晋平公》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4:《嫦娥奔月》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5:《枭将东徙》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6:《外科医生》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7:《承宫樵薪苦学》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8:《人有负盐负薪者》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39:《画地学书》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0:《多歧亡羊》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1:《自相矛盾》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2:《王勃故事》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3:《虎求百兽》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4:《鹬蚌相争》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5:《二翁登泰山》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6:《寇准读书》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7:《林琴南敬师》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8:《董行成》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49:《桑生李树》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0:《宋定伯捉鬼》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1:《孙叔敖埋蛇》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2:《欧阳询观古碑》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3:《乐不思蜀》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4:《小儿不畏虎》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5:《诸葛恪得驴》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6:《齐人攫金》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7:《商鞅立信》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58:《鲁人徙越》上下滑动即可查看请点底部阅读原文,有更多的资源等你哦~《徐有功秉公执法》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③论狱,诬徐党逆人④,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nǎng)⑥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⑦以私害公?"

注   释

①皇甫文备:人名,复姓皇甫,名文备。武则天时期官吏,生平不详。

②酷吏:滥用刑罚的官吏。

③徐:即徐有功,唐偃师(今河南偃师县)人.初任蒲州司法参军.后任大理寺少卿。大理:此指大理寺少卿,古代的最高法官大理寺卿之副职。

④党:偏袒。逆人:指坏人.

⑤出之: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出,动词作使动词用。

⑥曩:以往.从前

⑦安可:怎么可以。

译   文

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期的一名酷吏,和大理寺少卿徐有功一起审理案件,诬陷徐有功勾结叛贼,并将他们的罪上书给武则天。武则天只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不久,皇甫文备被他人诬告,徐有功却宽宏地讯问他。有人说:“他从前要陷害你致死,现在你反而想给他开脱罪责,这是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所说的是私人之间的怨恨,我遵守的是国家的公法。怎么可以因为个人恩怨而危害司法的公正呢?”

拓展

1.人不可以不自勉。

2.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是由于不注重品行修养而形成的。

3.为人要大度。

4.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恩怨而公报私仇。

课后练习

1、解释:

①无何

②或

③守

2、翻译:

①奏成其罪

②彼曩时将陷公于死

③今公反欲出之;

④安可以私害公?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

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

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

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

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初中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