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形状 >> 哪吒火了姜子牙蓄势待发国漫神话宇宙想象
作为彩条屋“神话三部曲”的头炮,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12天便拿下了26亿元的票房,与此同时,随着“神话三部曲”第二炮《姜子牙》预告的析出,也引发业内外热议不断。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资本的密集涌入,国产动画电影在摆脱“低幼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深挖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IP,从《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白蛇:缘起》,到如今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它们的背后是国漫神话宇宙的悄然崛起。
(图片来源:《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海报)
神话宇宙雏形初现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一大批瞄准“神话宇宙”国产动画正蓄势待发。其中,彩条屋将继续推出《姜子牙》与《凤凰》两部作品,并计划与十月文化联合制作《深海》、《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持续升温,预计于年上映的《姜子牙》未映先火,对于该片的筹备情况,彩条屋方面表示将有序推出。
星皓影业也已开始着手制作《西游记之再世妖王》,青青树动漫将推出《大变西游》。不仅如此,在年立项的部动画电影榜单中,还有《钟馗-灵珠传》、《中华创世诸神纪之女娲补天录》、《降世神农》、《二郎神战记》、《新愚公移山》、《夸父的后裔》、《精卫填海》、《盘古开天》等19部由神话改编的动画电影。
中国神话最初的文字记载可在《尚书》、《礼记》、《左传》、《列子》、《庄子》、《楚辞》、《国语》等诸多古老典籍中发现,既有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也有解释日月星辰等现象的日月神话,也有关于动植物的自然神话、描述宇宙毁灭和人类再生的神话等。除此以外,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大量神话小说也再一次丰富了中国神话的内容,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而以上故事也成为重点的IP改编对象,以《西游记》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顶着《西游记》光环的影视作品便已多达百部。
取之不尽的神话故事背后,也蕴藏着用之不竭的人物IP,如上古神话中被视为创世神的盘古、伏羲、女娲,早已为人熟知,此外西王母、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神话形象也栩栩如生,而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
与改编现代故事IP需要得到授权不同,由于一般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去世后50年,因此现阶段不少中国神话故事都已成为公版IP,包括《西游记》、《山海经》、《聊斋》在内,均已可以直接进行改编,且不需要支付任何版权费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制作公司纷纷加码布局。
在影评人李濛看来,“传统神话拥有不可限量的挖掘空间,仅《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角色就已经衍生出无数的影视剧及周边产品,我国上古神话体系中个性鲜明的角色数不胜数,远不逊于漫威宇宙,但这需要完善的制作团队进行开发与改编,才能使作品更好的体现故事本身的价值”。
技术、资本提速赋能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横空出世,彻底点燃了今夏暑期档,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时,《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达26.13亿元。而在口碑方面,也分别以豆瓣8.6分、淘票票9.5分、猫眼9.7分的数字,持续保持同期第一。与此同时,猫眼预测总票房也从27.55亿元一路上调到34.1亿元、34.84亿元、41.78亿元以及如今的44.38亿元,假若这一预测能够实现,《哪吒之魔童降世》甚至能超越《复仇者联盟4》42.4亿元的票房成绩。
“过去,一说起国产动画就只有喜羊羊、光头强,近些年来国产动画的最大突破,就是摆脱了低幼化。”影评人刘畅进一步强调:“后来包括《大鱼海棠》、《白蛇:缘起》这类高质量成人向动画电影的出现,无疑与技术的迭代与行业大佬携资本入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年光线传媒以成立彩条屋为契机正式宣布进军动漫产业,此后通过彩条屋共投资了十余家动漫领域的公司。同在年成立的上海绘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日本分公司在当年11月便与日本动画制作公司GENOSTUDIO达成合作,并在国内推出《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从前有座剑灵山》等人气作品。除此以外,腾讯影业也自成立后发布多个动画电影项目,仅在上个月刚刚举办的年度发布会上,便发布了《许愿神龙》、《俑之城》等动画电影项目。
统计数据显示,-年,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连续突破4.4亿元、8.4亿元、14.0亿元和20.5亿元。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更是创造了9.56亿元的暑期档国产动画票房纪录。虽然从年开始,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逐渐缩水至16.3亿元。但在今年暑期,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明显回温,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前,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已达到27.1亿元,并将持续攀升。除《哪吒之魔童降世》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尚未上映的《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票房表示看好。
“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需要的不只是一部‘票房黑马’,而是无数的口碑作品。”3D动画师孙然表示,“就像迪士尼和皮克斯本身就能吸引观众一样,好的动画公司制作出的作品应该让观众即使不了解影片,也能产生强烈的观影欲望,这种欲望来源于观众对出品公司及制作团队本身的认可”。
人才壁垒亟待破局
尽管此次《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从票房破亿到破10亿元,再到破20亿元甚至直逼30亿元,仅用了十多天,看似较为轻松,但动画电影市场若要实现真正崛起,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影视传媒行业分析师曾荣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的动画电影技术已逐步接近世界水平,但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何找到并培育出更多创新与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而这一观点也引起部分从业者的共鸣。彩条屋总裁易巧在谈及彩条屋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时,提到当下编剧缺乏的现状,并称“在剧作上,动画片的编剧依然非常缺乏,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故事创作中来。此外,国内的制作依然分散,产能稀缺,尤其是二维动画”。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人才是市场能否持续推出高水准作品的关键要素。影评人刘贺表示,技术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部动画电影作品的外壳,内容才是真正的灵魂,赋予一部作品更大的生命力。包括现阶段市场各方均在推动国产动画电影摆脱低幼化的标签、打破年龄圈层、拓展更大的市场,而这都需要通过专业人才制作出一部部高质量作品,从而逐步改变市场观念。
数据显示,在海外成熟市场,动画电影每年所实现的票房能在全年整体票房中,达到15%左右的占比。若将该比例换算到国内市场已达到亿元总票房上,意味着国内动画电影的年票房能达到90亿元。但北京商报记者根据灯塔专业版的数据进行计算,年全年上映的国内外动画电影累计实现票房在40亿元左右,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90亿元也并不是国内动画电影市场的极限,只要内容做扎实了,空间的边界便会继续向外延伸”,刘贺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卢扬郑蕊实习记者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