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形状 >> 国漫哪咤为什么可以炸燃这个暑假,因为
不知道大家看了最近很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
刚看完回来,
就听说,又炸了,又炸了!
来自猫眼电影数据截止8月9日15:22:46,《哪吒之魔童降世》分账票房超过31亿,正式超过《我不是药神》的分账票房成绩,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同时超越《我不是药神》坐上了历年全国票房第七的宝座!
这是属于千千万“哪咤迷们”的狂欢时刻。
史上最“丑”的哪吒却创下了动画电影新纪录,燃爆了整个酷热的夏季。
就像一支火把,在这个夏天点燃一座封神通天塔。
而比肩漫威的封神之路,也许在这次尝试后即将正式开启吧!
不过,别看现在大家都拜倒在哪吒的风火轮下,最开始可不是这样的哦。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
我们的朋友,小哪吒。
我们最初对哪咤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儿时的动画片《少年英雄小哪咤》里,那个活泼可爱,机灵精怪的
小儿郎。
而完全颠覆于之前哪吒形象的新版哪吒。
烟熏妆、酒糟鼻、一口大豁牙,两个小揪揪,手插口袋,爱坏笑,一看就是个熊孩子。
天哪,那个反叛的英气少年去哪里啦,这形象还没看就把无数网友逼退。
谁能想到,看完后真香!
这是一个设定完全被推翻的小哪吒。
他是一混元珠,并且还是一魔珠。
魔丸转世,后果不堪设想,可偏偏灵珠魔珠被人从中作梗调换了一番,神童变魔童。
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故事!
当村民知道他是魔丸后也打心底里就觉得他会给村子带来灾难,于是疏远他,把他当做瘟神,叫他妖怪,还用暴力对待只有一岁的他。
久而久之,哪吒心中的叛逆和狂暴被完全激发,他好像真的变成了“魔”。
但,这样的哪吒为什么会火出圈?
《哪吒之魔童降世》好就好在“破”。
他不信命。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
他要打破成见,与不公的命运斗争到底!
当哪吒变身后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真的太燃啦!
哪吒的人格魅力和变身后的帅气模样已经让人完全忽略了哪吒的“丑”。
有人说,这不就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哪吒完全魔改了吗?
对是魔改了,要不怎么叫魔童降世。
不魔改的《哪咤》算什么新《哪吒》,
只有创新,改造的《哪咤》,才会是观众眼里一个有血有肉的哪吒!
电影里,《哪吒》让我们充满热血,电影外,《哪吒》的整个团队也良心又惊喜。
新版《哪吒》里的主角“哪吒”像极了现代年轻人——一边喊丧一边努力。
哪吒的人生设定比起剧中其他同龄孩子简直要苦个一百倍不止。
“哪吒”的坎坷命运,其实是太乙真人工作中出的一个bug。
小小年纪的哪吒就要给太乙真人出的bug补坑,还要对抗社会对“魔童”的偏见和打压。
巨大的压力让他承受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丧”:生活全是泪,越是折腾越倒霉,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
虽然哪吒嘴上很丧,但身体却不是这么想的,他努力对抗着命运,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命由我不由天”
现实中,大部分人和哪吒一样,一边喊丧,一边努力前进。
我们不是真正的自我放弃,而是面对压力自我吐槽、自我消解,完了之后继续努力前进。
《人民日报》曾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评价,《人民日报》称,中国的神话,不能单纯当成童话故事来看,中国的神话故事了,总包含着对命运的抗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对爱情的追求(七仙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时故事里也包罗着人生百态。
用人生百态来形容《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再合适不过。
电影里的每个人物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某类人的缩影,比如《人民日报》写道的龙王,他不知足满足,在已经拥有大海的情况下,还想上天,一心让儿子往天庭发展,成天琢磨不阳光的事情,这才叫真正魔性。
最有争议的人物应该就是敖丙了,敖丙的人设典型的“美强惨”,他从出生就被寄予厚望,是所有人的未来之星,父亲龙王对他要求更是严格。
电影中的敖丙长得十分帅气,穿着蓝色衣服的他一出场就俘获了无数的粉丝,尽管在这种被“压迫”的环境下长大,敖丙的内心却依然存在善良,他跟着申公豹,从小就勤学苦熬,希望自己能让龙族重建光明。
可惜,这个角色的身世注定了他要“黑化”,在电影中,敖丙中途也一度黑化,想要让陈塘关被大水淹死。
敖丙的黑化并不突然,他骨子里光宗耀祖的包袱太重,蜕变只在一念之间。
而敖丙和他的龙王父亲,也说明了家教的重要性,幸好在最终,敖丙的善良还是战胜了他的另一面,当他对哪吒说不傻怎么和你做朋友时,很多观众也被他们的友谊感动落泪。
申公豹应该就是全片最可悲的仔,从剧情来看,申公豹的经历还挺让人唏嘘,只因为他生来就是妖,即使他再怎么努力,依旧处在鄙视链的最低端。
在这种情况下,申公豹黑化了,他觉得别人瞧不起他,“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没法搬开”,不过观众们看到更多的却是申公豹心里的阴暗面,他的那些不择手段已经威胁到很多无辜人的生命。
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哪吒,哪吒生来是魔,中途一度他也自卑过,反抗过,最终他还是引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才是人生观正确的打开方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否定,别人只会更瞧不起你。
如此看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绝非是偶然。
当《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在今天超越《我不是药神》时,动画迷们欢呼雀跃,而药神迷们却愤愤不平。
而在我看来哪吒票房超越药神,没有什么好比较的,同为国产电影的良心佳作,不明白为什么踩一捧一。如果非要进行比较,个人观点《哪咤之魔童降世》不过是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天时:同时期除了《烈火英雄》,能对《哪咤》产生票房威胁的电影没有;
地利:它是精心制作的国产动漫,在国人看惯了迪士尼动漫电影的今天,国人太希望有一部可以与之媲美的国产动漫,于是乎坐了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第一,也不违和;
人和:相比药神,哪咤老少皆宜,药神对于孩子是不好理解的,而且题材过于伤感,没有人会愿意多去面对病痛折磨的画面;
另外哪咤制作组用心了,诚意之作自然有人买单,自来水,它足够的优秀,我身边的室友、亲戚包括自己都打了10分满分。不常看动画的人也会打破成见去电影院观赏一下,这就是增长的票房。
也是为了回应那些默默把国漫作为梦想的制作参与者,可能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一众佳作纷纷祝贺,这也是药神不能比的,题材不同,环境不同,可以有很多药神这样的佳作,但优秀国漫不常有,每一部都会有人喊“国漫崛起”,因为刚起步,每一步都是进步,值得更多期待。
不过《我不是要神》对于中国电影的意义不同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医为喻,《药神》就是针灸,已然刺中全社会某个酸痛难忍的穴位,对中国电影来说无疑不是一剂药!能让中国人在某一时刻对社会的某些问题来进行反思,从而进行革新。
让我们为国产电影进行欢呼吧,哪吒,请继续冲鸭!
欢迎大家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