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卫 >> 精卫的形状 >> 哪吒刷爆全网不认命,就是我的命
每个人童年里都有一个哪吒。
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可谓是国产动画经典之作,让那个嫉恶如仇的小英雄哪吒深入人心。
为了不连累父母
一双剑眉、一脸英气的哪吒含泪自刎的画面
看哭了许多人
年,
央视的《哪吒传奇》动画片开播
哪吒、小猪熊、小龙女
女娲、李靖、童年阴影石矶娘娘
还有主题曲那句“是他,就是他,
我们的英雄,小哪吒”
承包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今年距离年哪吒第一次登上大荧屏
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
他终于回来了——
01
这不是我认识的哪吒!
在这个有些凉凉的暑期档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出现
就像是给最近垂头丧气的影迷打了一针兴奋剂
不仅点映场场爆满
屡次登上热搜↓
而且好评如潮
甚至有人开始嗑里面的cp↓
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我自己看电影之前
看着黑眼圈、大牙缝、无精打采的哪吒也有些怀疑——
“这么丑?这会是一部好片子吗?”
看完以后只庆幸
还好没因为哪吒“摸不透的颜值”就放弃它
相信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不然电影的豆瓣评分
不会在大规模点映之后
一路上升到8.8↓
很少看到哪部电影
看的人越多分数就越上涨的
虽然走的也是佛系宣传路线
但依一路飞涨的口碑来看
说它是今年暑期最大的黑马一点都不为过
电影的故事
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封神演义》
这一改编
改得可不少
完全颠覆了小时候听过的版本
哪吒不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
李靖也不那么凶神恶煞了
有人说,
这完全不是我认识的哪吒了
可你要知道
大多数人记忆里的哪吒
都是来源于79年版的《哪吒闹海》
或是其他影视剧
而它们的剧本也都是经过改编的
实际上在《封神演义》小说里
哪吒的角色几乎接近一个反派
哪吒的导演兼编剧饺子
就从《封神演义》里读出了满满的恨意
关于哪吒在原作中的人设,他打了一个比方:
李靖像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
哪吒是董事长(太乙真人)的儿子
来这个公司实习
说白了就是来人间历练历练而已
所以李靖作为“父亲”
对哪吒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一方面,两人有着父子的尊卑关系
另一方面,他又惹不起这个儿子
因为哪吒根本不服他管
而“吃童男童女”这种将龙王妖魔化的情节
在小说里也是没有的
东海龙王三太子更冤
本来只想在海底当一个安静的美少男
是哪吒在海里摆弄混天绫
致使龙宫剧烈摇晃
他前来阻拦却被杀掉了
更不用说龙王上天庭告御状
还被哪吒给半途截了下来……
所以哪吒这个暴力的小毛孩
分明从来只有他惹别人
没有别人惹他的份儿嘛
那些人们对他保有的正义、孝顺的美好印象:
他凭一己之力对抗邪恶龙族
削肉还父、削骨还母
其实都是当时的编剧杜撰出来
赋予哪吒的“重任”
所以在这一版《哪吒》里
哪吒以一个更符合原著的“不讨喜”的形象出现了
甚至可以说
最开始的哪吒
很讨厌
玩世不恭,蛮不讲理
像极了一个无法无天的纨绔子弟
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但如果哪吒只个胡作非为的小魔头
怕是要教出许多熊孩子
不如再稍作改动
让他去传递正能量可好?
导演这样想着
也这样做了
于是关于哪吒叛逆的原因,
电影里给出了合乎情理的解释——
他也曾是个单纯可爱的小孩儿
但村民们看到他
却像看到了妖怪
拿烂水果砸他
拿铁锨和锄头赶他
看到自己女儿跟他一起玩
会惊恐地抱着女孩儿走开
久而久之,
哪吒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既然人人都把他当妖怪
那就做妖给他们瞧瞧!
可虽然成了“魔丸”
他坏的也不彻底
毕竟是个小孩子
天性还是爱玩
也想有玩伴
想获得他人的认可
你看,
哪吒喜欢和妈妈一起踢毽子
平常跟村子里的小孩子恶作剧
都是小打小闹
看到女孩被妖怪劫走
拼了命也要把她救回来
而到了最后,
在陈塘关马上要被活埋时
他为了拯救苍生……
总之,
他最终打破了成见
成为了自己的英雄
也成为黎民百姓的英雄
当电影里的哪吒说出那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时
小编简直被燃爆
只想为哪吒打call!
这也是电影想讲的重点
在导演看来
每一代的故事
都有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
需要的就是不认命的人
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
要去向哪里的人
饺子通过片子告诉我们——
“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也就是在于自己的选择,
而不是去相信什么命中注定。”
这样的主题
其实跟导演的个人经历有关
饺子是一名80后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他并不是动画专业的
而是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一枚学霸)
从小爱好画画的他
大三开始自学三维动画软件
在动画行业半路出家的他
曾是一名实打实的“局外人”
他的作品虽不多
却有一部获得了国内国际总共30多项奖项
那就是他的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
在年这部作品横空出世时
许多人不相信这是一个国人做的动画
而在做出这部作品之前
周围许多人也质疑过他“弃医从影”的决定——
放着高薪工作不做
饿着肚子做动画
是不是疯了?
没错,饿着肚子
这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
饺子足足制作了3年8个月
其间每月保持着最低的开销
过着“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的生活
在失眠无数次
头发掉了无数根之后
作品终于完成
一举在豆瓣拿下8.7的高分
这时,
人们才开始相信
他是真的有能力做好动画
也渐渐有人开始
“我家里就是这样,再怎么混也拼不过别人!”
“我是一个易胖的体质,再怎么锻炼也减不了肥”
“我是天生就不爱看书,学习的事情就算了吧”
......
有人谨小慎微地活着
耗尽了热血和热情
变成了一个
不断劝自己放弃的人
但,我们也见过不认命的人:
见过十岁失明
却一路逆袭成学霸
考取了医学学位,当主编学摄影
帮助更多视障者获得更好生活的
盲人蔡聪
我们也见过
69岁的无腿老人
43年训练
终于登顶珠峰
我们还见过
大山深处的国家贫困县
没有书念,原本十五六岁就要嫁人
一群女孩
拿下连续三年世界冠军的
琼中女足队
......
就像我们民族流传的神话故事里那样
“不服输”或是永远的主题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大多人都拿着并不完美的剧本
却也想凭借自己的能力
去换取不一样的命运
我们心中仍存有一团火
在某个节点
它会为了某个信念而点燃
只要你自己知道想去哪里
没有人可以阻挡你!
献给每一个,热血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