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王源演绎陶渊明读山海经,唱出了中

发布时间:2024/11/28 13:27:59   
“中国也有神话?”如果你跟一个外国人说中国的神话,他们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问上一句:“中国也有神话吗?”那种惊讶的表情,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多亏《山海经》这部“上古奇书”,正是由于它把中国上古时代的很多神话记录下来,我们才有底气对那些在中国神话上打上大大问号的外国友人说:是的,中国有神话,而且十分丰富。中国的神话,至少有半数之多,因被《山海经》记录下来而得以幸存。如果没有《山海经》,别人说我们没有神话,我们恐怕一点脾气都没有。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的神话有其“独有精神”。其中的一点便是:在面对几乎无法战胜的困难之时,我们的祖先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即便粉身碎骨,也绝不放弃,绝不退缩。羿射太阳,如此;夸父逐日,如此;鲧禹治水,如此;精卫填海,如此;女娲补天,如此;刑天舞干戚,如此……当上古时期全人类面临巨大的洪水灾难时,西方“诺亚方舟”神话,反映他们在面对大灾难时,是等待,等待上帝的救赎。而在我们的神话中,我们选择了抗争,哪怕是看似无法战胜的滔天洪水,我们的祖先都没有放弃。“鲧”(大禹父亲)冒着生命危险盗取息壤,治理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与洪水死磕。这就是我们中国神话的“独有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抗争。这种“独有精神”,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所以,王源来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带来一首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十)。我不是王源的粉丝,之前对王源也很少了解。我百度了一下,他竟然是“00后”,小小年纪,已经成绩斐然。你很难想到,站在舞台上的这位帅气文雅的年轻人,会选择一首大家不太熟悉的,但又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的诗。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陶渊明的《读〈山海经〉》是一组诗,共十三首。王源演绎的是其中的第十首,这首诗的全文如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前两句不难理解,说的就是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与帝争神的神话。这两则神话均被《山海经》记录。“精卫填海”的神话,《山海经》里是这样说的: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次山经》这段文字的大意为:在发鸠山上,有一种鸟,它的样子和“乌”相似,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这种鸟的叫声似在说“精卫”,所以人们称这种鸟为“精卫”。精卫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曾游于东海,溺死在东海里,死后化为精卫鸟。精卫经常啄西山上的小木石,向东海里投,它想填平东海。“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山海经》里是这样说的: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和天帝争神位,被天帝砍掉了脑袋,将他的脑袋埋在常羊之山。但这无头的刑天,便用两乳来当眼睛,用肚脐来当嘴巴,左手拿了盾,右手拿了大板斧,愤怒地在那里挥舞不息。此段中的“干”,指盾;“戚”,指斧。后面,“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是说精卫和刑天,不后悔自己的坚持和抗争。“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这一句就有点难理解了,大致有两种解释:其一:(精卫、刑天)空有猛志,良晨岂可待?讵,是岂的意思,通常表反问。如康震老师所解释:“他们(精卫、刑天)即使化为了异类,他们也没有后悔过,继续战斗。但是‘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只是呢他们有这样坚持战斗的心,至于是不是时机投合,而能随了心愿,这个事不好说。所以它最后这个结尾,它是加了一种悲剧感。伟大的英雄都是伴随着那种悲剧的感慨的。”其二:若没有猛志,良辰岂可待?意思是,有猛志在,有那种坚持斗争的精神在,良晨就是可期待的,是能实现的。这种解读,可能是王源所要表达的,所以,王源在最后反复唱“总有良辰可待”,他所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精神。但就陶渊明当时的心境而论,可能第一种解释更贴近诗的原意,即康震老师的解读,更加符合这首诗的意思。另外,从“讵”和“徒”两个字的意思来看,也无法支撑第二种解读。当然,我们可以对古诗的原意作出自己的解读,如王源的解读,更是想表达一种更加积极的愿景。但不管末句如何解读,作为年轻人的代表,王源唱出了中国神话的“独有精神”,由一个“00后”去演绎中国神话的“独有精神”,这种传承,令人感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932.html
------分隔线----------------------------